( 外出旅游可能是许多年轻朋友长假中的主要活动之一,但可能由于生活方面安排不当,旅途中常会出现“上火”现象,表现为全身燥热,口干舌苦,食欲不振,大便黄赤干结;也有人眼睛发红、口腔溃疡,嘴疮疹;也有因为天气变化而患上感冒等。这就要求外出旅游时要做好衣、食方面的充分准备,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适当休息,必要时带上一些常备的药品。在这里我们将着重向大家介绍一下在游玩中经常碰到的不可预测的情况——扭伤。
外出旅游,游山玩水,脚崴了是经常遇到的事,医学上叫做“足踝扭伤”,是超常的外力使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牵拉损伤,出现疼痛、肿胀、跛行等。不少人脚崴了以后立即使劲搓揉或热水泡脚,强迫活动,实际上这会使受伤部位肿上加肿、痛上加痛,“欲速而不达”。正确的方法是立即停止活动,局部冷敷,简易包扎固定,抬高患肢,不要支撑身体站立或走动;局部可使用“骨痛灵”或“好得快”,一般24小时以后,内出血停止了,可局部揉法,用手掌局部施加一定的压力并揉动,每天3-5次。也可外敷“五虎丹”,内服“跌打丸”、“三七片”等活血化瘀,后期还可以中药熏洗。如果脚崴伤后听到脚里面有咯吱声,可能伤及骨骼部分,应及时送到医院诊治。
也有在旅游中”闪腰”的,就是急性腰扭伤,就急的情况下,可采用简易方法也能减轻痛苦,加速恢复。一是“背运法”让伤者与操作者背靠背站立,双方肘弯互套,操作者弯腰背起伤者,左右轻轻摇晃,5分钟左右放下休息几分钟,如此3-5次。二是“按摩法”,伤者俯瞰卧,操作者双手掌从伤者脊柱两旁自上往下按压揉动,直至臀部、大腿,每次5-8分钟。
|